TPV的定義以及分類,TPV的制備方法,不同類型的TPV生產企業以及主要市場介紹;重點闡述了PP/EPDM體系的配方組成以及影響因素。EPDM市場以及生產介紹,以及在國內外不同牌號的基礎物性參數。TPV典型的應用案例以及典型的下游用戶介紹;TPV制品的加工工藝介紹。是國內外研究機構對于TPV市場的預測;本篇文章是報告的一部分;
TPV是ThermoplasticVulcanizate的簡稱,主要由二部分組成,一是塑料,作為連續相,二是橡膠作為分散相。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TPV。
熱塑性彈性體(ThermoplasticElastomers)作為第三代橡膠在世界各地取得了極為迅猛的發展?,F在,熱塑性彈性體的產量早已逾越第二代的液體橡膠,成為當今橡膠工業的新型材料。熱塑性彈性體所具有的橡膠與塑料的雙重性能和寬廣的特性,使之在橡膠工業中廣泛用于制造膠鞋、膠布等日用制品和膠管、膠帶、膠條、膠板、膠件以及膠粘劑等各種工業用品。
TPV以及熱塑性彈性體在聚合物中的位置
先是1973年由美國的Uniroyal公司開發制得部分硫化的熱塑性彈性體,但性能較差。20世紀70年代末期,美國Monsanto公司Coran等人對熱塑性塑料和彈性體的動態全硫化共混物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開發了一種動態全硫化生產技術,生產出了EPDM/PP等熱塑性彈性體(商品牌號為“Santoprene”),成功地把硫化橡膠的一些特性(如耐熱性能和低壓縮變形性能)與熱塑性塑料的易加工特性結合在一起,使熱塑性彈性體真正地走向市場。
目前,除了動態硫化法制備TPV,還有物理共混法;但國內TPV廠家,大部分都是采用Monsanto生產TPV的技術。所謂動態硫化法是指橡膠與塑料共混時,借助交聯劑和強烈的剪切應力作用進行硫化反應的過程.其技術關鍵是在硫化尚未結束之前混合剪切不能停止,并且要有足夠的硫化劑用量以保證橡膠能夠完全硫化。
由于動態硫化法是在共混的過程中對橡膠相進行完全硫化,對交聯劑、共混溫度、剪切速率、共混時間及相互間的配合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還需要特殊的共混設備,所以該法
的生產成本很高,生產工藝比較復雜,不好控制橡膠相的平均粒徑及交聯度。對于全硫化熱塑性彈性體來說,橡膠相粒徑對其物性影響極大,橡膠相粒徑越小,材料的拉伸強度越高及斷裂伸長率越高,其加工性能也越好,動態硫化法制備的全硫化熱塑性彈性體中橡膠相的粒徑大小主要依靠機械共混剪切與化學交聯反應之間的平衡來決定。